海城市委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努力在调查研究中问题、解决矛盾、促进工作,推动主题教育不断向深处扎、往实里走。
一是聚焦重点任务抓调研,打好“攻坚战”。矛盾、不躲不绕,紧扣海城当前重点工作、紧扣群众所急所忧所盼精准选题,深入调研。市委闻然重点确定了“农村综合”的课题,围绕土地制度、农村支持体系等深入开展调研。其中针对宅,在温香、高坨两镇探索闲置宅退出机制,累计腾退建设用地指标80公顷,节省指标款7000万元。针对涉农财政资金,推动制定《涉农资金整合细则》和《财政资金股权化实施办法》,变资金为资本,充分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牵动作用。市领导通过对“污染防治攻坚”进行调研来推动专项。目前,全市116家镁砂企业的1246座窑炉全部安装在线设备,实现有组织排放监测全覆盖;首批30万平矿山复垦与林业修复已全面完成,第二批51万平即将启动;西柳、腾鳌两个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年底前海城河将消灭劣Ⅴ类水质,五道河达到地表水Ⅴ类目标。此外,以8890 (拨拨就灵)问题池中群众高度聚焦的问题为重点,领导包案解决了兴海新世纪小区17部弃管电梯问题,全市3098户居民房照办理难题;投资6321万元维修锅炉管网,投入2400万元89个村自来水管网。
二是边调研边查摆边整改,打好“歼灭战”。调研中,始终“问题不,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全力推动问题逐一销号。海城市长杨洪波针对菱镁产业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推动建设海城菱镁研发中心,已与中科院沈阳分院、等六家科研机构签订进驻协议,将成为海城菱镁产业向高端发展的重要引擎;针对菱镁制品出口问题,与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共建“中国菱镁材料及制品出口”,全面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同时,着眼全省 “一盘棋”,深入分析区域间政策不平衡、行业内部无序竞争、话语权缺失等问题,向省委、省专题报告,提出在省内通盘考虑菱镁资源开采总量,进一步优化菱镁产业布局等。海城市稳妥有序推进46家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一批,整合34家国企,新组建水务、交建、农业、公用事业、建设、星瑞等6个集团;破产一批,对海城市水泥厂、陶瓷三厂等企业进行破产;出清一批,对海城市酒精厂、木材公司等企业进行资产清算。同时,注重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市委闻然在调研中认领并解决了义乌小商品城二期人防工程立项审批、东四型钢盘活、东和新材矿产承包权争议、大富豪职工参保和退休职工续保等实际问题;市长杨洪波带头认领并解决了八里镇大新村修问题、启通驾校乱收费问题、腾达驾校不按时安排考试等实际问题,其他县处级干部每人至少认领解决2个,实现在调查研究中解决突出问题、密切联系群众。
三是推动调研即时,打好“持久战”。着力做好运用的“后半篇文章”,真正将调研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和制度机制,让调研回归实践。针对西柳物流产业体制机制不畅、成效不佳、海关优势不明显等问题,市积极推进西柳镇行政区域管辖权调整,实施物流园区企业化管理;制定出台《西柳运输市场》《西柳市场和物流园区短途运输管理细则》,面向全国关联市场招引大中型物流企业进驻;加快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海城及周边外贸出口企业从西柳通关。海城市围绕省级人才县域发展试点任务,针对现有人才机制相对问题,推动建立“1+3+8”体系,出台《关于人才引领工作的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全力打才“引、育、用、留” 组合拳。特别是深化“校、地、政、产、学、研”合作,与辽宁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签署合作协议,辽宁科技大学选派了8名优秀教师到海城市挂职科技副局长、副镇长。目前,市委常委班子针对调研课题累计制定落实对策措施185项,建立长效制度机制25个。(孙青艳 许晓东 陈)
“我们这里的土地,有的是整户外出打工全部撂荒,有的是壮劳力外出部分撂荒。”家住六盘水市水城县某镇一村民告诉记者,他家的土地就撂荒了不少。
西电集团承担着促进我国输变配电装备技术进步和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关键设备的任务,为特高压输电这张“中国制造”名片打上了自己的烙印。